汉中文化网—最具文化品位的汉上网络家园
站内搜索:
首页
视点
人物
文史
旅游
民俗
行业
收藏
视频
商城
读吧
艺术
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汉中文化网
>
专题
>
《汉风》文摘
多才多艺 挥毫泼墨间 奇石奇人 游走怪石中
在汉台区丁字街有个墨石斋,斋主叫李振龙,年龄68岁,有古道遗风之神。会泼墨书法,绘花鸟虫鱼,会木刻雕艺,更爱收藏奇石;尤以文字石和图纹石见长,多年来收藏奇石近1500方,其精品就有300多块,有块“中国魂”组石屏甚为奇,在奇石界也颇有名气。 奇石组“中国魂”,是用
小冬
一个小小的,还没长大的冬天,就像还没长大的孩子一样。 从立冬到冬至,太阳一路奔跑,到这里终于慢下来,开始赖床了。似乎怕冷,一大早才从大地的被窝里爬出来,懒洋洋的,抖索着。脸红着,四周绒绒的,像小鸭的毛。这时候的太阳暖暖的,照在人身上,是一种温情脉脉的抚摸。午饭后在阳台上晒太阳,看
远去的公社驻地
三四十年前我们那个公社叫白庙公社,驻地叫牛尾泉。那里有一眼令人叹为观止的旺泉,它在天台山余脉大光山脚下,向前伸展15里左近汹涌而出。无论晴雨旱涝,泉水清冽无比;不管酷暑寒冬,水温凉热如饴。那些年辰,这方泉眼,滋养了公社驻地的近十个单位、十几个村庄、千余口人畜、近万亩田禾,实在是一
藏南铸军魂——步兵第一五五团中印边界自卫还击战纪略
中印战争56年过去,现在,世人对这场战争扑朔迷离,莫衷一是,让我们这些亲身经历者啼笑皆非。为此,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还原真象,展现真正战事,怀念为国捐躯的战友,怀念藏南地区祖国同胞,藏南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决不崩让印军霸占,我们一定要重 新夺回来。让长眠于西藏的战友没有什么遗憾!
永远的温暖
小雪、大雪已过,仍不见雪的踪影。 黑夜一天天压缩白昼,气温越来越低。冬至不远,那个上苍可爱的使者还会来吗? 人行道旁的梧桐早已抖落了干枯的黄叶,孤拔光溜的银杏树下是萎靡匍匐的衰草。活泼的鸟雀减少了喧哗,躲进香樟、松柏依旧茂密的枝叶中,躁动的耗子也藏入墙洞、草丛里了。远望秦巴与汉江
夫友记三四
题记:尘静茶美时年岁,任凭山色幽花老。今日大寒,第一场雪已消散无踪。气温回升,冬阳暖暖, 此去经年,芳华如梦。
城隍与纪信
城隍,从我国先民的原始信仰而起,后来儒、释、道三教将城隍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中,故而,城隍信仰、城隍文化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 城隍,又是古代帝王册封冥界掌管阳界的阴司长官,是一个城市的守护神。自古以来,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或城隍祠,没有城镇,就没有城隍。‘ 城隍民俗文
又从“王府” 门前过
二0一五年八月末,我正在兴致勃勃地写我的姊妹长篇《最后的王妃》,当时已经写有三四万字。突然一天傍晚接近19时许,我的右胸剧烈疼痛,顿时浑身大汗淋漓,像似走到末日尽头一般……于是乎,我进了医院,医生疹断,右胸有一条通往心脏的主动脉血管被堵塞99%。于是,血管里安了块支架,六天后出院
厦门岛
一 初识厦门岛 一个城,被赋予了多种美好的称谓而远近闻名、享誉全国者,厦门,是当之无愧的。相传很久以前,这个形似鹭鸟的海岛上栖息着许多美丽的白鹭,鸟儿们自由地翱翔在浩瀚的碧波之上,于是,就有了“鹭岛”的美称;又相传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岛上曾生长过一茎数穗的水稻,当地人以为是祥瑞之兆
沿着一条大河的传说行走
也许应该归咎于那些风涛间流传久远的动人传说吧,许多年来,每当我独自伫立在大长安的繁华之夜,陷入某种不知去处的彷徨里苍茫四顾时,目光最终总会透过沉沉夜色,穿越苍茫无际的大秦岭,沿着那些山涧溪流边青草碎花的翔舞与清风明月的歌吟望向南方;循着梦中高一声低一声的涛声,努力寻找一条千古流响
共92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1页
共10页
推荐
更多 >>
·
中国西北地区茶马古道与略阳的历史文化...
·
汉中——古人类绵延不绝的世界胜地
·
汉调桄桄的伴秦特色
·
陕西秦岭南麓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
·
汉中市文化产业调研座谈会在城固召开
·
梁中效|汉水女神颂
·
古代汉中社会演变
·
现代版的“指鹿为马”,已有定论的汉江...
推荐
更多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机会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
隐私保护
|
网上投稿
汉中文化网
www.hzwhwang.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0438号-1
网站编辑E-mail:bianji@hzwhwang.com QQ:3477833007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87号 号
中文域名:
汉中文化.com
汉中市互联网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6-222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