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文化网—最具文化品位的汉上网络家园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汉中文化网 > 读吧
《天汉之恋》| 首届“汉颂”杯全国文学作品有奖征文作品选登( 29)
作者: 田敬文
发布时间: 2022-05-23 17:10:41

        【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汉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更好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总定位,深度挖掘汉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塑造更多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文明、展示汉中形象的超级IP,《汉中文化网》创办五周年暨首届“汉颂”杯全国文学作品有奖征文活动自2021年9月开展以来,得到全国各地作家、文学爱好者关注和参与。截至3月底征稿活动顺利结束,今日刊发优秀来稿《天汉之恋》,以飨读者。

 


 天汉之恋

 

田敬文


        汉中,一座被历史读了2300多年的文化名城。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公元前312年秦惠王首置汉中郡以来,漫长的岁月中,这块古老土地数度辉煌,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漫步这方热土,倾心于厚重的历史文化,神奇的自然景观……众多理由足以让你流连忘返。

        汉中古有“天汉”之称。据史籍记载,“天汉”作为专有名词最早出自萧何之口,并伴随如下故事。公元前206年,刘邦听从张良等的建议,避开正面敌人,绕道饶关进入关中,率先攻克秦都咸阳。项羽为了遏制刘邦的势力,违背谁先夺取秦都便封他为三秦王的约定,自立为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把巴、蜀、汉中三郡划归刘邦管理,建都汉中。刘邦听到消息后极为震怒:“项羽无礼,竟敢背约,我愿和他决于死战!”樊哙、周勃等将领也摩拳擦掌,想去攻打项羽。唯有丞相萧何不赞成,向刘邦进谏道:“不可,不可!蜀汉虽险,总可求生,不至速死。”刘邦生气地问:“难道攻打项羽就一定速死吗?”萧何接着说:“彼众我寡,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况且汉中语日:‘天汉’,其称甚美。吾愿您在汉中称王,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定三秦,天下可图也。”这一席话,说得刘邦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立即率兵赴汉中,行宫设在古汉台。刘邦在汉中韬光养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厉兵秣马,一举平定三秦,后又逐鹿中原,夺得天下。刘邦统一天下后,为了感念帝业兴于“天汉”的汉中,特将他统治的朝代定为汉朝,强盛的汉朝绵延400多年,它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也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从此,“天汉”美称载入典籍,名闻遐迩。

        天汉之恋,就恋那滔滔北上的一泓清流。千百年来,幽蓝的汉水以飘逸、俊秀、潇洒、宁静的状态,以不卑不亢的文静与庄重,养育了两岸一代代子民。汉水,在千年流淌之后,如今又有了对人类的另一份担当。2003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2010年底,引汉济渭工程启动。2014年9月,汉水带着她千年的恬静与美丽,流向了北方,流向了首都北京。不久的将来,汉水将穿越孕育涵养她的秦岭山脉,流向干渴的关中,流向古都西安。在一片片陌生的土地和人群中,汉水以其与生俱来的高贵,完成人类一次次赋予她的新的使命与担当。

        天汉之恋,就恋那地球上同纬度最好的生态。汉中,这片被巍峨秦岭和苍莽巴山环绕的盆地,被长江两大支流汉江与嘉陵江滋养的秀土,虽然位于中国西部,但却拥有与江南同样的秀色,是一处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风水宝地。游历汉中,扑面而来的是满目苍翠。佛坪自然保护区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也是我国首个野外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长青自然保护区有“生物资源库”之美誉,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以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最为著名,国内外科学界广泛关注;紫柏山山岳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风景如画,雾霭蒸腾,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稀罕见,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紫柏归来不看草”之说;红寺湖烟波浩渺,山水交融,恬静神秘,是“一幅天然的国画长卷”;西北最大的柑橘生产基地——城固十万亩橘园,金秋时节橘红橙黄,游园采橘,其乐融融;全国最大樱桃基地——西乡樱桃沟,花开时节山林尽染,绚丽多彩,十里飘香;还有百万亩油菜、茶园,每到春季,沿江两岸百里金黄,蜂飞蝶舞,令人心旷神怡。

        天汉之恋,就恋那奠定大汉基业的两抔黄土。汉水之滨,汉中城内,一南一北对峙着两处夯土高台。居北者曰汉台,系刘邦为汉王时营建的王室宫阙。高台之上,楼阁高耸,红墙绿瓦,回廊飞檐,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是现代化都市中难得的一页文化拷贝。“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这是北宋诗人张少愚对古汉台的歌咏。遥想当年,在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火中逐渐壮大起来的沛公刘邦,一路南征北战,攻城略地,虽然建立了“先破秦入咸阳”的奇功,却不曾落得“王天下”之实,最终落脚于这秦岭和巴山夹峙着的弹丸之地,其内心该是何等的郁闷。而郁闷中汉王并没有沉沦,高台之上,仰观斗转星移,俯瞰汉水东流,谋划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壮举,成就了一番前无古人的大汉基业。居南者曰拜将坛,乃汉王刘邦尊重人才、任人唯贤的佐证。想那曾经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幸得谋士萧何举荐,受此封拜大礼,有何理由不为大汉江山肝脑涂地!

    天汉之恋,就恋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汉江之滨,定军山下,负土堆中,长眠着那位被历史和艺术美化了的智慧之神—诸葛亮。三国时期,被称为中华民族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汉中这块“栈阁北来连陇蜀,汉川东去控荆吴”的战略要地屯兵八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死后葬于汉中定军山下。走进武侯陵园,想那“三顾茅庐”的求贤若渴、隆中一对的旷世奇文、火烧赤壁的神机妙算、出师一表的耿耿情怀、六出岐山的壮怀激烈,一切的一切,均凝固在了眼前绿树掩映、草色青青的满目苍翠之中,供后人凭吊。看那一江之隔的武侯祠中,游人如织,香火正旺。那是人们对先贤的敬仰,对智慧人生的渴望。

        天汉之恋,就恋那一片片清心淡雅的午子仙毫和那铺满汉江两岸的一地金黄。看那玉杯之中,数点嫩绿,氤氲出一池清纯。不似龙井那般孤傲、普洱那般浑厚、观音那般绵长,它是雄山的精灵、大地的馈赠,是来自天汉乡野的第一句春天的问候。走进天汉,最宜阳春。此刻,只要你步入乡间,你便游弋在了油菜花铺就的金黄色波涛之中。那是一张硕大的灿烂无比的笑脸,那是大自然最热烈的拥抱。在你的视觉稍显疲劳之际,便会有一棵垂柳、一幢小楼,抑或是一畦青菜、一幅耕作的背影养你的眼,使你愈觉神清气爽。

        汉中,是一幅画,画不尽这西北江南的无限春色;汉中,是一支歌,唱不尽这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汉江水;汉中,你如同一杯陈年佳酿,浅斟低酌,馥郁芬芳。走进汉中,就走进了我们魂牵梦萦的家园!

 

         作者简介:田敬文,男,汉族,陕西洋县人,兴趣广泛,喜欢在文字间游历,偶有小作散文、诗歌等见之于报端杂刊。 


【打印此页】
汉中文化网 www.hzwhwang.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0438号-1    网站编辑E-mail:bianji@hzwhwang.com    QQ:3477833007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87号 号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文域名: 汉中文化.com  
汉中市互联网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6-222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