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汉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更好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总定位,深度挖掘汉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塑造更多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文明、展示汉中形象的超级IP,《汉中文化网》创办五周年暨首届“汉颂”杯全国文学作品有奖征文活动自2021年9月开展以来,得到全国各地作家、文学爱好者关注和参与。截至3月底征稿活动顺利结束,今日刊发优秀来稿《风起米仓山》,以飨读者。
风起米仓山
大田
内容提要 ; 张骞蔡伦走栈道,汉人老家看朱鹮。上个世纪30年代初,中华大地兵荒马乱,国民党、共产党、军阀、红军、土匪、帮会等各种武装组织相互争斗,社会动荡不安。特别是日寇入侵,民族面临生死关头,国土家园一片一片沦丧。然而,天汉之子陈潜伦举起救国大旗,在红四方面军的支持下,组织热血青年,宣传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传播英勇抗日,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29军。
一
话说,陈潜伦正在凤凰山,与9名党员、13名进步青年召开凤凰山支部扩大会议,传达中共陕南特委指示精神,安排组织成立农会,开展土地革命事宜。因为疏忽保密工作,不料走漏风声,会场仅有1位岗哨,被国民党西镇县衙派人包围。得亏江文吉尾随着自家的大黑狗,一阵狂叫。治安队的新兵不敢前进,会场上听到狗咬声,参会人迅速撤离。最后特委委员陈潜伦,支部书记江文吉,支委李强、张阳伍等人都脱险,除3人受轻伤,1人被抓,其他同志均安然无恙。
被抓的青年叫祝培清,官府从他嘴里没审出啥有价值的信息,后被他的舅舅、县公立中学校长刘夏炬保释出来。
撤离会场,江书记喊着陈老师去他家,不远的白杨沟。深夜,他俩都没入睡,总结今天开会遇险的情况。“得亏我们家这只嘿嘿,要不被抓的人就多了!”江文吉说,“还有,李强往后门‘捱捱’上放了根井绳,虽然摔伤了几位……”
“都是我太大意,布置岗哨太少!”潜伦说道,他深感革命形势的严峻。不一会儿,俩年轻人都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陈老师吃了一大碗江家大婶为他们做的连渣唠,然后向大叔、大婶道了谢,便离开了。他对送到马路上来的江文吉,叮嘱要组织农会,开展土改,大力发动穷苦农民。第二天晚上他才回到家里,看望父母亲。母亲拉着他的手,泪汪汪地说:“伦儿,又瘦了,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吧!”他非常感激母亲为自己外出求学,卖掉16亩耕地,给予大力支持。在家里住了一宿,第二天吃母亲为他做的早早饭,就告别二老“要去工作!”匆匆上了路。
秦巴米仓山的田野,东一块田西一块地,田少地多,被绵延不断的山峦分隔。一位老农在犁田,田里的水没过了他的小腿,黄牛似乎已经很疲惫,老农抽在它身上条子,也没多大作用,“陡儿秋!”又一条子抽打。妇女在田坎边,割草,用稀泥巴搭田坎……这是一年中农民们最忙的季节。不远的马路上,一位年轻人,一手提着不大的木箱,一手拿着一把纸伞,瘦高的个头,戴副眼镜,望着田野,缓缓前行,他就是陈潜伦。他已经走了3个多小时山路,他真想有一匹马,骑着可以赶路。此时,他要去五堵门,他觉得那一带群众基础好,穷苦人很齐心,是建立农会和发动群众的示范点。
看看已经夕阳西下,快到柳树店时,他觉得实在累了,带的两个泡粑馍,早已进了肚家坝,此时又唱起空城计。走到柳树店,这是个集镇,茶叶交易兴旺,来往客商络绎不绝。他来到一家旅馆,不过今天还比较清闲,可能是正值农忙的缘故。
他刚放下箱子,让老板舀了盆热水,正洗脸时,就见两个官差模样的人,从门前走过,又退回来探头探脑地往屋里边张望。他让老板做点洋芋蒸饭,炒了盘蒜薹,简单吃了就要休息,入睡前还特意吩咐老板,鸡叫头遍,就喊醒他。果然,老板讲诚信,他起来跟老板结了账,乘着微弱晨曦,便离开柳树店,走沙河朝五堵门方向而去。
他依旧先来到杏林药店,与刘老板见面,然后听了刘哲汇报支部连日来的工作。大家动员了36位长工、短工和有点能力的穷苦农民,成立农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他建议,召开成立大会,宣布会长、副会长、理事会名单,附近村子的乡亲们也可以来参加。“还有农会章程,一定要有!”他叮咛道。“章程是啥?”刘哲一脸疑惑,“不知道,咱们没准备!”“明天,把几个支委通知来,定几条农会规矩,农会都干些啥?为农民朋友谋些什么好处?”潜伦接着说:“明天,我也参加,协助支部成立农会!”
农忙刚结束,阳光从云缝里投射秦巴山区。村子里有了几分暑热。五堵门3个村庄的100多庄稼人,被召唤到刘家大院前的鸡公田,早晨凉快,院坝一面墙上,白纸黑字写着:五堵门农会成立大会。会标字写得不怎么的,却十分醒目。会标下站着:刘哲、陈潜伦、张有才、李芳等几位。
“大家安静!我叫刘哲,大伙儿应该都认识!”刘老板高声喊话:“这是陈老师,汉中的知识分子;他叫张有才,五堵门人,张骞之后;她是李芳,穷苦的女能人,大财主郑家的管家——农会成立大会开始!”
陈潜伦大声讲,“穷人因为没有土地,因为苛捐杂税,因为受地主剥削,所以才过着贫穷日子。农会就是要帮助农民朋友,夺回失去的东西,打土豪分田地,让乡亲们有地种、有饭吃!”
他的话音一落,场上响起一片掌声,大家纷纷要求报名参加农会。
圣水寺党支部也成立了农会。农会以集体的力量,对一家一户的土地、财产进行登记,划分贫农、中农、富农、地主。组织会员斗地主,没收他们多余土地,按人分给穷人。还召开批斗大会,批斗地主恶霸,为受苦穷人伸冤。
潜伦根据汉中、城固、西镇、洋县等地的形势,加快了起义步伐。经多方共同努力,300件兵器也如数完成。尤其,王力军、李玉槐带领8名大巴山的山寨兵,成功脱离恐怖寨,乘着黑夜赶100多里路,来投靠了五堵门,并且带来步枪5杆、机枪一挺,子弹3箱。这些人员,表面被安排在各农会,实际在干“招兵买马”的活儿,陈特委安排由各党支部负责对他们的管理和帮助。
春分时节,天气回暖,五堵门桃花盛开,鸟语花香。在东边象鼻山,“中国共产党陕南游击队”正式举起红旗,队伍有了136人。陈潜伦任队长,江文吉任副队长;王力军任一分队队长,驻扎在象鼻山;李玉槐任二分队队长,暂驻凤凰山。
西镇县胡飞南派出的手下人,像狗一样,早就闻到了游击队的气味。这个姓胡的绝非等闲之辈,他分析了一下穷人们组织农会的形势,又打听到游击队的少量信息,估算情况不妙。仅靠县上这点虾兵蟹将,根本把这伙共产党没招。所以,他赶紧安排人,去买10斤上好的西镇牛肉干,雇一辆最好的马车,准备好了亲自上一趟省城西安,去搬救兵。
这一切办理妥当,胡县长就带上警察局长樊少兵,出西镇到汉中,再搭乘汽车。就在他自以为老谋深算,洋洋得意之时,马车到了五堵门。忽然,马路上来了一群荷枪实弹的年轻人,拦住了他的马车。
“下车!”为头的扛着一口大刀,“检查,要上哪去?”胡县长一下楞住了,不过他立马定了定神,是民团,还是土匪?光天化日,这是?他刚想说自己是西镇县县长胡飞南,一口闪着寒光的大刀,已经架在他的脖子上 ——
二
胡县长要去省城,坐马车逍遥地走至五堵门,被一伙儿人拦住,他走下车,刚要开口解释,一把大刀向他挥来,此刻只听一声“住手!”,震耳欲聋。警察局长樊少兵,冲到跟前,“你们要查啥?”
“我们是陕南游击队的,来找寻恶霸地主郑阎王!”手持大刀的人说:“看你有点像!”
“原来如此,各位大爷,你们去找吧!我跟胡哥是赶路的!”樊少兵一下客气了,掏出纸烟给每人发。手持大刀的听口音,不像当地人,便一挥手——胡县长总算松了口气,有惊无险,随即跟樊局长上车一溜烟走了。
手持大刀之人,正是王力军,刚上任分队长几天。不过,马车跑得快,他忽然觉得刚才的人好像在哪见过?一年前从自己的刀下逃脱,夜色之下还有点印象。今天又让这老狐狸,溜走——去追赶,可是步行跑不过马车,他着实懊悔!于是,他就跟几位队员,到其它地方找找。
自受任陕南游击队副队长,江文吉深感责任重大。因为革命形势不容乐观,他从报纸上了解到,瑞金苏维埃政府面临严重困难,井冈山中央红军也危机重重,各个根据地也被国民党围剿的所剩无几。他左思右想,决定利用自己在北大学到的知识、家族威望和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关系,办一所农民夜校,让穷苦农民和青少年学文化,长知识,提高思想素质,也为党组织储备人才。游击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陈老师肩上。
因为陕南游击队的成立,几个县农会组织活跃,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此起彼伏,影响力波及中国西部。国民党此时正集中力量在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中央红军,痛下杀手。红四方面军在张军长、徐政委的指挥下,从四川广元往汉中方面开进。几个团的队伍,分头从万源、南郑、西镇等地集结,攻占了通江县城,成立了通江苏维埃政府,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民国21年的秋天,米仓山的板栗成熟,那些猕猴成群结队地从高山下到浅山灌木丛林,搜食从树上掉下来的板栗。刘师长与陈政委亲率师部机关和警卫连的红军,离开通江向汉中方向进军。崎岖的山路,是马帮的主要运输线,路又窄又陡,遍布荆棘,红军行军速度受到制约。
忽然,路的中间一只大公猴拦住,它叽叽呀呀一阵叫唤,路的两旁10多只猴子一起窜出来,奔奔跳跳要来抢夺红军战士的行李包袱。前排的两名战士,举起步枪,要向猴群射击——只听一声“慢!”
三
走在队伍前头的徐政委,听到队伍前方一阵骚乱,定眼看有情况,“不许开枪!”他大喊一声,镇住了举起枪正要射击的战士。
班长柯林赶紧跑来,给徐政委汇报:“首长,这里猴子太多,战士们害怕,不敢往前走!”“不要紧,猴子别杀,它们是饥饿,找食,吆喝一下,或许它们走了!”徐政委握住班长的手,“我走前头,你们甭害怕!”
猴王见来的人多,没有敌意,便“叽——”的一声,上了坡,其它猴子也纷纷跟着跑上了山坡。这下路通了,徐政委和战士们继续前行,刘师长走的慢,他眼部负伤还没痊愈,所以为部队断后。到了米仓山脚下,柯林向老百姓打听,得知高洞子有小股土匪,师长跟政委商量,不惊扰土匪绕过去,走到一个叫钟家沟的小集镇,天色已晚,于是刘师长下令停止前进。炊事班便在几个老乡家,借用锅灶为战士和首长做晚饭。
这里距离县城约100多里,非常偏僻。农民朋友,有见过土匪的,却从没见过正规军。几位年长的,借着灯光,看见他们头戴八角帽,红五星,如此整整齐齐的兵,是头一回。
天亮以后,在房檐下住宿的战士们,一起来就开始打扫环境。一个叫“刘二狗”的穷苦农民,他一半羞涩一半冒险地凑拢来,向一战士问道:“问你一下,你们是什么部队?”因为他听说过长辫子清兵,然后遭遇过土匪抢劫。 “我们是红军,这是我们班长!”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柯林见他是穷人,就给他解释说:“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
刘二狗听了这些,似懂非懂,就放趟子跑到集镇街道上喊起来,“红军来了,这下好啦!”“嗷,红军来啦!”
徐师长和刘政委被警卫连的同志安排在街背后一座关帝庙里。二位首长觉得,暂时在此修整队伍,等候大部队。按照陕南特委的信息,顺便帮助整顿一下陕南游击队,从军事层面,做一次深度培训,扩大队伍。
战士们很快和老百姓打成了一片,帮农民犁地、点麦子,喂猪放牛,小点的战士帮老人挑水、劈柴。把两个地主揪出来,进行批斗,揭露他们剥削农民的本质。刘二狗就跟着柯班长,通知乡亲们开会,帮战士在醒目的墙上、大路边的平地方,刷写标语:
“参加红军有饭吃!”
“红军为穷人打天下!”
“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
“跟着共产党,翻身做主人!”
一时间,原本死水一滩的米仓山一带,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红军战士很快与五堵门党支部取得了联系。陈潜伦听说红军来了,迫不及待地连夜徒步80多里,来到钟家沟,与徐政委、刘师长等红军首长见面。
“总算见到‘娘家人’啦!”潜伦握着二位首长的手,有些激动。毕竟他离开西安,两年时间,除了能跟汉中的陕南特委联系外,几乎是单打独斗,“你们不走了吧?就在这开展革命,发展根据地!”徐政委没有回答他。
潜伦汇报完,首长知道他在高川教过书,给他讲了几天前,红军路过高川两河口,遭遇伤害的事。民团头子叫黄一铁,我们战士在街道两旁的屋檐下休息时,他们用开水往下泼,10多位同志被烫伤。战士们不得不还击,结果狡猾的土匪上了恐怖梁逃跑,只抓住了个喽啰,当众批斗,受了点处罚。“所以,你要多动脑筋,充分发动群众,不可操之过急!”徐政委语重心长对他说。
然而,遗憾的是,徐政委给潜伦讲的这一情况,并未引起他的重视,热情高涨的他,仿佛看到米仓山遍地红旗。
山区的秋天,阴雨连绵,红四方面军首脑机关的200多人,在这大山里学习,养伤,安排筹粮。因为张军长去了上海,徐政委和刘师长谋划下一步战略。刘师长通过陕南特委,可以跟党中央取得联系。那时,中共陕西省委的地下组织通过秦岭到汉中的一条“红色交通线”,能够及时向中央汇报。他想,等待红军三个军团在汉中集结,即可有所作为,拥有汉中,南扼四川,北夺关中,凭借汉中物产丰富。
不到一个礼拜,陈潜伦第二次来钟家沟,这次他带来了江文吉、王力军、李强等三人。他们在这里待了5天,接受红军首长的培训。徐政委把自己在黄埔军校学的知识,挑实用的给他们传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军队指挥员应具备的素质》等,提纲挈领地讲了一天。还有红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进行了讲解,并且要求他们每人必须抄写一遍,牢记在心。王力军当即向政委和师长提出,要加入共产党,他把申请书递到政委手中。经过商量,徐政委和陈潜伦做了入党介绍人,同意他加入党组织,并报特委批准。
王力军站在鲜艳的党旗下,举起右拳,朗诵《入党誓词》,首长高兴,陈潜伦也欢喜,力军更是满脸笑容。为了庆贺,徐政委特地让炊事班做了几个菜,江文吉去街上灌了5斤当地的包谷酒,杨连长、张秘书也被政委请来,8个人坐了一桌,吃了一餐不平常的晌午。
一场连绵的秋雨终于停了,徐政委和刘师长从办公小屋走出来,享受这清新的空气。四周的山峦,油绿油绿的,几只斑鸠在不远处核桃树上,“咕咕”地鸣叫。一个多月过去,他俩反复研究、分析、总结前一段时间,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开展土改工作,值得吸取的教训。师长的眼伤也好多了,多数伤员得到康复。这时,警卫员收到了四川通江党组织的秘信,中共临时中央指示:日本已向我国东北发起侵略,爆发了“9.18”事变。红四方面军应尽快到达汉中,争取早日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政委和师长当即决定,在这特殊时期,召开一次军事会议,通知要求团以上干部于9月初3上午9时准时开会。这就是有名的“钟家沟会议”。
陈潜伦听了红军首长的授课,回到五堵门,心潮起伏,他在油灯下,挥笔写作了一篇《风暴,来自神州》的政论文章,他赞扬了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革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要像风暴一样,席卷大江南北。这篇文章发表在《新华日报》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红军要走了,刘二狗知道消息后,一心要参加队伍。柯班长根据他有70多岁母亲,离不开他,没同意他入伍,他流着泪离开。不过,他的儿子叫刘红,后来参加了八路军,屡建功勋。徐师长、刘政委给陕南游击队留下一少部分武器,派人连夜送到五堵门。红军走的那天,钟家沟、骆家坝、峡口一带的乡亲们超过300人,都赶到大路上来欢送,有送子弟兵一双鞋的,也有送一小笼鸡蛋的,还有送一包泡粑馍的……
当地有位姓秦的读书人,看了这感人的情景,作的一首歌词《送红军》:
送郎送到疙斗坡,止不住眼泪流向牧马河;
愿郎早日打胜仗,胜利回来包谷酒尽情喝。
打仗子弹不长眼,枪林弹雨郎啊你巧着躲;
走得远了稍个信,郎和钟家沟永远不分隔。
这首歌流传至今。
红四方面军在这里驻扎这段时间,对陈潜伦领导的基层组织和队伍,是个莫大的鼓舞,同志们努力工作,并且成立了楼房苏维埃政权,积蓄革命力量。可是,甲长、保长和西镇当局这些国民党顽固分子,却是恨之入骨,他们深怕脑壳搬家,更怕穷人翻了身就没有好日子。所以,胡飞南,又在琢磨,如何扑灭这场革命之火。上次他去省城,给他堂兄胡宗南诉苦,虽然没搬到什么救兵,却加深了兄弟之情。他在筹划,组织兵力,想消灭“陕南游击队”。
没过几天,中共陕南特委的通信员从汉中过来,向陈潜伦传达了上级的精神,中央同意成立“红军第29军”,中革委批准正式番号。自此,特委在陕南游击队的基础上,16个党支部、8个游击支队,以及汉中各地农会和进步青年的大力支持,由陈潜伦任军长,成功组建了红29军,有1000余名将士,另有民兵和游击队约有5000人。陈军长和江文吉、王力军、冀洪、刘哲他们刚把“中国工农红军29军”的牌子挂起来,还没来得及庆贺。由省委派来的政委李艮从西安骑着白马,一路风尘仆仆赶到了五堵门的象鼻山,与军部其他领导会合。
究竟这支新成立的红军部队,能否站稳脚跟,如何开展艰苦做绝的军事斗争?要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简介:大田,原名梁奋,系陕西省作协会员。著有诗集《叫醒春天》散文集《春风杨柳岸》各一部。本文节选自入选汉中市2021年度重点文艺资助项目的长篇小说《红色天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