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汉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更好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总定位,深度挖掘汉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塑造更多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文明、展示汉中形象的超级IP,《汉中文化网》创办五周年暨首届“汉颂”杯全国文学作品有奖征文活动自2021年9月开展以来,得到全国各地作家、文学爱好者关注和参与。截至3月底征稿活动顺利结束,今日刊发优秀来稿《天汉行》,以飨读者。
天汉行
高敏
君不见,
天上银河对汉水,浩浩汤汤几千里。
君不见,
扼陇通蜀山环山,山环水绕汉中美。
云回雾杳潭连潭,四季温润赛江南。
平畴万顷稻翻浪,柔桑满陌好饲蚕。
嶓冢导漾古汉源,汇作天府新《玉盆》。
钟灵毓秀山水清,山水清清泽苍生。
苍生明礼又崇德,龙岗先古孕文明。
胜迹历历说兴替,渔歌袅袅碧无际。
褒姒故里栈道乡,濂泉让水仁义邦。
汉山汉水在怀抱,吉金乐石为文章。
鸿门宴别离楚营,高祖受命子午行。
开渠围堰万户济,筑坛拜将三军惊。
良将得,良策呈,陈仓暗度出奇兵。
还定三秦开汉业,汉台汉基留嘉名。
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无限放眼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写春秋。
张骞凿空通西域,李固喉舌性耿直。
蔡伦造纸震寰宇,诸葛北伐保社稷。
张良庙里留侯眠,功成不居隐做仙。
定军山上狼烟起,黄忠刀劈夏候渊。
出师二表泪沾襟,魏武精神《衮雪》传。
汉风汉韵存长卷,群英群贤耀山川。
耳旁似听车辚辚,眼底如见开路人。
火烧水激凿壁孔,石门开通利庶民。
巴雪纷纷秦月影,子美走马青泥岭。
太白而后多诗翁,椽笔留迹歌汉中。
山南山北林木古,人去人还驿舍空。
福地由来最清幽,抔土犹存逝者休。
碑碣琳琅诱人宿,云山锦绣岁序流。
长叹昔年蜀道难,难于俗人上青天。
而今铁龙之迅疾,四海攸通往复穿。
朝出灞桥,夕至锦官。
行赏秦岭山花,坐看巴山岚烟。
七星台上,三五雅士正凭栏,雍粱形胜引流连。
大遗址中,往来游客寻真谛,文史博物细考研。
我住江头攀桂枝,君住江尾游兴驰。
心向往,神相随,相随迢迢不觉疲。
成渝浙鄂关天并,一站直航沪津京。
千里慕名十三品,旱莲朱鹮喜相迎。
万壑掠尽藏疏影,一花开尽数花明。
君往海东看朝霞,我在汉上拥物华。
名山大川天下有,何如天汉汉人家!
道亦不可极,情亦不可息。
草就一曲天汉赋,聊寄情思几朝暮。
问君行期至何时?君问此行何所赴?
两岸烟峦一江荫,一江两岸大观寻。
江风江月堪指点,汉颂魏铭耐钩沉。
小巷茶香销永日,长街熙攘笙歌溢。
我今幸生汉水滨,不辞长作汉中人。
君且听我天汉赋,长居斯地做比邻。
注:诱人乃于右任先生字,曾为学书在“石门十三品”下睡过一宿,有自述为证“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为集联,夜夜泪湿枕”。
作者简介:高敏,笔名菀子、北雁南飞,女,汉族,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散曲学会、散文学会会员及汉中市作协会员,三秦女子诗社副秘书长、汉中市文博协会秘书长、汉中市诗词家协会副秘书长以及汉台区作协常务理事、褒姒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创作对联、旧体诗、散文曾分别荣获全国有奖征文三等奖、省市征文优秀奖,其中纪实文学《庚子战“疫”的这些记忆》入选2020年度汉中市级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