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都会发一些文字链接到朋友圈,有时是老师的,有时是文友的,有时是我的拙作。每天打开微信朋友圈,第一件事就是点开链接看看,今天,谁看过我。
常常牵挂每一个关心我的朋友,有几个朋友最近一直没露面,我不知他可好?病了还是因为我说了一句不得体的话而生气了?朋友你可知道?你不来,我心不安。我的朋友圈中好友也就400多人,喜欢文字的人才80多人。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对于喜欢文字的朋友,一旦几天不露脸,我心里会忐忑不安的。
打开链接那一刻,希望你的头像会立刻蹦进我的眼帘,知道你来过了,我的心里会涌起一股暖流,眼前顿时春意盎然,仿佛山花烂漫。
年轻的时候,习惯了写信。不在乎路远,去小镇买几张粗糙的信笺,几枚有长城图案邮票,有花草图案的信封。躲在无人光顾的洋槐树林里,写所见所闻,写心情起落,也写乡村风景,不知疲倦地从清晨写到黄昏。那浓浓的思念,化作了一行行端端正正的字迹,心里的满足妙不可言。常常因为想象着对方收信时的种种情形而失眠。
现在是信息时代了,人人一部手机,联络和思念也变得简单快捷了。想你了,不管相隔万水千山,只要轻轻一点,就能表达出思念。
我有点儿怅然。感情交流如此的便捷,似乎没有了含蓄,缺少了古典。如当下的快餐,速食无味。
“古时候,我想你了,就翻一座山,走五里路,去牵你的手。”曾在书上读到这句话,感觉爱情的珍贵和实在。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美丽的女子有汉江相隔,纵然相思,因不能泅渡而苦恼不已。
有种距离也叫亲情,只有爸妈依你为重。
初中的时候,我离家住校。一天中午,同学说有人在传达室等我。原来母亲来了,她带了一篮子馒头来看我。
母亲衣衫破烂,走了几十里山路,满头大汗。看着同学站在远处指指点点,温言软语变成了埋怨:“妈,你来干啥?路远天热,我不是每星期都回家的么?”
母亲一下子呆在原地:“孩子,我早晨刚蒸的馍,热乎着呢!赶快吃个。说完寄给我一个馒头和一个熟鸡蛋。
“你赶快走吧!我得上课了。”
我接过装馒头的篮子转身去了教室,留给母亲一个冰凉的背影。
后来,传达室的大爷对我说,你走了,你母亲哭着也走了,没喝一口水。
多年以后,我才体会到母亲翻山越岭,步行二十多里山路给我送吃的,她是想我了,才来看我的。青春期的叛逆和冷漠,爱面子让我做出了愚蠢的举动。妈妈的心在儿身上,儿的心却长在石头上。
每每想起那一幕,仍然后悔和难过。
今天,谁看过我。发朋友圈,是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一种寄托感情的方式。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了却我对你多日的相思。一个明媚灿烂的头像,可以使我的心情舒畅好久。
茫茫人海,熙熙攘攘。人生不定,沉浮起伏。一种难于预见的烦恼和苦闷,不定地会随时出现,今天,谁看过我,成了寄托暗流情感的一种方式。
我已没有勇气翻山越岭去握手,只能左手握右手,右手温暖左手。
今天,你来看我了吗?
作者简介 任宏斌,笔名任放,70年代初出生,转业军人,共产党员,原籍甘肃崇信县人,现居陕西汉中,甘肃庄浪县作协会员,汉中市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曾担任宁夏“朔方”,山西“黄河文学”等期刊特约撰稿人,先后在各类纸质媒体和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80多篇,其中“人人平凉”泸州老窖征文获一等奖,甘肃崇信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守望乡村,记住乡愁”征文获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