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汉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更好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总定位,深度挖掘汉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塑造更多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文明、展示汉中形象的超级IP,《汉中文化网》创办五周年暨首届“汉颂”杯全国文学作品有奖征文活动自2021年9月开展以来,得到全国各地作家、文学爱好者关注和参与。截至3月底征稿活动顺利结束,今日刊发优秀来稿《开 荤 》,以飨读者。
开 荤
曹国选
开荤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习俗。婴儿出生后满百日,父母要为儿女举行开荤仪式,让毛毛开始享受人间五谷羹酌,为断奶创造条件,为转变生活方式奠定基础。
为毛毛开荤是一种莫大的荣耀,选择开荤的人便十分讲究,或长寿、或聪明、或富贵、或官员中的男性长者。据传,开荤敬老尊贤,毛毛将传承其福禄寿禧,终身享受荣华富贵。只是,择老容易选贤难,因此故乡一带为毛毛开荤,一般都是近亲祖父或者父亲叔伯。
我一生中也享受过多次为毛毛开荤的特殊待遇,其中两次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次给宝贝儿子开荤,显得有些悲壮。本来,孙子该由爷爷开荤,显示出“三代同堂”,家里人气旺一些,外面名气好一些。没想到儿子出生前不久,父亲便撒手不管了。母亲为此大哭大骂“老倌子好没福气!为什么不等孙崽出世,多见一代人才走啊?”因此,为了孙子的开荤仪式,做奶奶的进行了精心筹划。
按照传统规矩,毛毛开荤,最好是出生后的一百天,意味着“长命百岁”。可儿子满一百天,要到农历7月初。那时已经过了“立秋”,晚稻已经插完,地方地境其他人家都过了尝新节。但是,母亲还是决定:“等一个月尝新。尝‘全’新。”硬将孙子开荤与一家人过尝新节选择在同一日。我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老人家把两件大事放在一起办,“双喜临门”,希望家里出现“全新”的景象啊!也留心观察到,为了等待这一天,母亲之前就作好了充分准备,生产队已经分配的新谷口粮舍不得吃,一家人还是吃着掺了不少萝卜条、红薯干的陈米饭。
推迟尝新,最难熬的倒是我们这些大人。“大人们盼尝新,细把戏盼过年。”这是山里长期流传的一句话。因为只有过了尝新节,人们才会有饱饭吃,只有辞旧迎新时,小孩子才有新衣服穿。尝新节不像过年、清明、中秋等节日,有着固定的时间。尝新节以稻穗成熟的迟早来决定节日时间,以吃“新米饭”为象征,又是以各家各户为单位,故存在一定的变数。当然,一个地方的尝新节日又是相对统一的,是由风水先生择好的、天干为“辛”的吉日。若是吉日在稻谷完全成熟后,即尝“全”新,全部吃新米饭。若是吉日靠前,稻谷尚未完全成熟,只有尝“点”新,蒸一小碗新米饭,人神都只能先“尝”一点。乡下人会过日子,希望稻谷尽量长饱满,以增加粮食产量。加之“青黄不接”的时日太长,巴不得早日尝新,因而往往选择尝“点”新。因此,对于母亲的决定,家里人背地里也有嘀嘀咕咕的,老太婆太精明了!为了给孙崽添喜,却叫我们多挨一个月的饥饿,还少吃一个“十大碗”呢!
山里人钟爱“十大碗”,希望经常能够吃上“十大碗”。可是,不是过年过节,不是婚丧嫁娶、生日进火等喜事,不是香会庙会清明会等大事,平常哪有“十大碗”,连鱼肉荤腥也难以闻见味道呢。其实,那时的“十大碗”并不复杂,十有其六是蔬菜、豆制品,只是用荤腥罩子菜盖了面。宾客关注的是头碗和主菜。头碗下面填满粉面团子、香菇木耳肉骨头,面上围一圈蛋白猪肝片。头碗份量最足,兴“海”碗,宾客都是饿着来吃酒的,要填肚子嘛。第六碗为主菜,下面16坨瘦肉,上面16坨肥肉,用罩碗罩住。爆竹响起,主菜上席,主人带着提了酒壶、夹着纸烟的堂倌,由主到次,一席一席地打招呼,斟上一轮酒,每人发一根纸烟(红喜事两根)。宾客这时才能揭开罩碗分肉吃,每人4坨,肥瘦各半,油水都不会留下呢!
由于这样,儿子开荤择定吉日后,母亲带着媳妇便开始筹办“十大碗”。当时还是1982年,虽然改革开放几年了,可山里人还不敢致富、也不晓得致富,个别人家富裕些了也不敢露富。而我们家还是地地道道的“贫困户”,要想把这一场涉及后人一生一世、家人一年一度的“双喜”宴办得体面,绝非易事。好得母亲人缘关系好,东家借,西家凑,好歹配齐了“十大碗”。而且绞尽脑汁、精心安排,将20只熟鸡蛋染成红色,蛋白切成叶片,每碗摆8瓣,中间座一颗蛋黄,“十大碗”俨然成为10朵充满喜庆吉祥的大红花,让人赞叹不已、垂涎三尺呢!
“双喜”宴按照母亲设定的程序进行。与过年的祭祀仪式一样,一家人先到公厅屋祭天地、敬祖宗,再回家祭“灶王府君”、本家祖宗。接下还得敬奉狗神,让家狗先尝新、且吃饱。母亲这才将孙子递给我。我把儿子抱坐在怀里,想像着父亲先前的情形,认真地为儿子开荤。正要给儿子吃饭时,却让母亲叫停了。母亲满脸堆笑地安排一家人坐定八仙桌,招呼按长幼次序先尝新,最后才叫我夹一粒新米饭,喂给毛毛吃。
两件喜事同时办完后,我笑母亲道:“妈妈真会打算!‘双喜’合一,热闹,体面,更节约不少啊!”母亲挖了我一眼,也笑道:“鬼崽!不当家哪晓得柴米油盐贵?前年你们结婚,家里就超支了。去年你娘老子过世,又从队上挖了一个大窟窿。今年我孙崽开荤,钻山闷海也得像个样子,不能没面子。可顾面子不能损里子,更不能亏底子呀!如果一连办了两个‘十大碗’,一家人就会饿肚子呢!”又嘱咐道:“满崽啊!日后发达了,也得把富日子当作穷日子过。记住你爷爷说的话:男也勤,女也勤,不愁家业做不成;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永世穷啊!”
我把长辈的话当作传家宝,坚守勤奋、勤俭,立志“立身”圆梦。果然,第二年便考上了国家干部,之后像矮子上楼梯,从乡里到县里到市里,从科员到科长到处长,步步升高呢。每每回头一笑,母亲办“双喜”宴的吉日选得真好啊!开荤、尝新,还真开出了“全新”的家景呢!
转眼29年过去,我又要给孙女开荤了。只是今非昔比,孙女出生在深圳,时光也已经进入新世纪,这开荤仪式还兴不兴,怎么兴?成为我们一家人的热门话题。对于兴不兴,倒是众口一词:肯定兴!可在怎么兴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分歧。
儿子2003年走出大学校门后,路过家门而不入,只甩下一句话:“就是睡街面,也不住你们的楼房”。便径直走向了中国第一个改革开放试验区深圳。气得老伴寝食难安,就这么一个儿子,总希望留在身边,找一份安定的工作吧。我在通话中也叹息道:“唉!自从大学生不包分配以后,人家都把‘铁饭碗’当成‘金饭碗’,你怎么硬要捧‘泥饭碗’呢?”颇有个性的儿子却说:“老爸呀!人各有志,我真不想一辈子端着你们做的‘金边碗’吃现成饭呢!”我无可奈何地说:“既然你咬定了青山,认准了道路,就朝着理想目标去努力奋斗吧!”
儿子在深圳安身立命,与女朋友租住着“城中村”的房子,过着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日子。好得他们争气争光,儿子不久便当上了某企业的部门经理,买了房、买了车、成了家,眼下又有了下一代。而我们老俩口都是公务员,衣食无虞,家里也没有其他负担。因此,一家人形成共识,宝贝开荤仪式,要办体面点、搞隆重些。只是在菜肴的安排上,却出现了明显的代沟。老伴主张兴“十碗荤”,理由很充足。眼下不讲城里,就是乡下办喜事,八仙桌上摆的都是“十碗荤”了。再说,开荤是什么意思?你们难道不懂?还是舍不得花钱?可儿媳却有他们的看法,说这不是钱的问题,要隆重,完全可以去宾馆。问题是,搞个“十碗荤”,既不和时宜,又浪费严重呢。
儿媳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近30年来,人民生活告别了“饥饿型”,度过了“温饱型”,实现了“小康型”,正在走向“生态型”。什么是“生态型”,说实话,我这个搞环保的也是一知半解,还是儿媳的生活方式提醒了我。2008年年关,郴州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冰雪灾害,我们被迫去深圳过年。除夕的团圆饭成为观察准媳妇妹子表现的最佳时机,只是没想到差点引出了未来婆媳之间的分歧。老伴是全面遵循传统习俗的,无论以前家里经济条件差,还是眼下经济条件好转,每年的团圆饭都必须做得丰盛,“十大碗”是少不了的,而且尽可能以大鱼大肉为主,吃过两年还有“余”呢。眼下媳妇妹子精心烹饪的团圆饭,与平常并没有什么两样,五菜一汤,而且除了我们自己带去的、拼做好的扣肉外,蘑菇鸡汤都舍不得用一只全鸡,倒是做了一条我们不太喜欢吃的清蒸全鱼,再就是三碟小菜。整个席面白生生的,似乎都是下酒菜,缺少酸辣重、油盐足的送饭菜。酒水也是一盅红葡萄酒和自己用搅拌机打制的苹果汁。我一眼就看出了老伴心中不爽,只有使眼色将她劝住。那餐团圆饭,老伴肯定没吃饱,可盘子都空了。过后她向我“诉苦”,我就解释道:“这才是延年益寿的吃法,全世界都在提倡的‘空盘行动’,追求的‘生态型’生活方式呢!”
因此,最后还是我这老头子表态了,新旧结合,土洋结合,只能在家里办。不兴“十碗荤”,也不用海碗,只兴6碟,荤腥各半。酒饭高档些,五粮液,泰国米,宝宝用银碗。
孙女满百日,正值2011年春节。居民区没有“公厅屋”,只能在自家进行开荤仪式。我抱上孙女,轻声唱道:“天灵灵,地灵灵,我家宝贝今开荤,尝过五谷荤腥味,长命百岁又聪明。”先用筷子点上米酒,象征性地敬天敬地敬祖宗,剩下一丝抹于毛毛眉宇间。再点过每样菜,滴进毛毛口中。接下沾了一粒米饭,搭上一丝肥肉,喂进毛毛嘴里。最后将一个红包插入襁褓中,拍着毛毛的胸背祝道:“拍拍胸,财主公,拍拍背,万万岁!”把宝贝交给儿媳妇,一家人跟着唱诺:“长命富贵!聪明智慧!健康成长!”
一晃又过去了近4年,中秋节后,深圳再次传来喜讯,我又做爷爷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好啊!儿媳学习进步很快,公公正正写出了一个“好”字,我们老一辈的幸福梦也实现了!哈哈!再过三个月,我又得去给孙子开荤啊!可掐指一算,孙子满百日刚好是2015年的元旦节,我突然冷静下来,心想自己老了,就要退休了,好些事情要交班了。儿子眼下是某企业的副老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是我们家为子孙开荤的最佳人选了。自己应该提前退居“二线”,让儿子去为后代开荤,继承传统文化,传承创业精神,开创美好未来! (作者系湖南省郴州市环境保护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