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深入山河堰灌区、五门堰灌区、杨填堰灌区对工程的灌溉体系、管理制度、文化遗存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汉中三堰”申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专家组认为,汉中盆地灌溉农业历史悠久,公元1世纪已有相当规模的引水灌溉工程,11世纪进入了第二次汉水鲈鱼灌溉工程发展的高潮,汉中三堰便是典型工程,其工程技术、管理机制蕴含着深厚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建议编制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并尽快实施。
在汉中三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专家评估会上,专家组讨论认为,“汉中三堰灌溉工程”符合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条件,同意推荐申报。
“汉中三堰”是汉中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均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多次改造,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灌溉和防洪效益。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先后多次对“汉中三堰”灌区进行续建和改造,形成了今天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灌排工程网络,三堰灌溉面积合计达21.75万亩,为汉中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汉中市2016年9月启动“汉中三堰”申遗工作,确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申遗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多次召开申遗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各方关系,明确责任分工,全力推进申遗工作。
省水利厅直属机关党委、汉中市、城固县人民政府,汉中市水利局、石门水库管理局、城固县水利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考察并参加会议。(牛江林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