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文化网—最具文化品位的汉上网络家园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汉中文化网 > 资讯
弘扬朱鹮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首届朱鹮文化研讨会在洋县召开
作者: 王汉锋
发布时间: 2022-05-24 17:29:07

        汉中文化网 hzwhwang.com 讯     今年5月23日是“东方宝石”朱鹮重新发现41周年。当天,由中国朱鹮文化网、洋县朱鹮文化研究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朱鹮文化研讨会在朱鹮发现地洋县举办。


微信图片_20220524172350


        中共洋县县委宣传部、洋县文联、洋县文化和旅游局、洋县民政局相关领导和来自西安、汉中的专家和文化学者等欢聚一堂,共话朱鹮文化盛事。

        会议的主题是挖掘弘扬朱鹮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旨在明确朱鹮的文化定义,阐释朱鹮文化的内涵,为今后更好开展朱鹮保护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朱鹮文化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言,一致认为朱鹮作为和平使者,友谊的象征,是洋县特有的生态文化符合和生态保护名片,讲述着当代中日韩的和平故事,传播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承载着“华夏龙脉,和美高远”的秦岭生态卫士精神。


微信图片_20220524172400


        近年来,朱鹮文化研究交流协会以中国朱鹮文化网为载体,通过朱鹮视频图片、名人名家谈朱鹮、鹮乡物产、朱鹮人物和故事、朱鹮科普知识、朱鹮文化交流、朱鹮文艺作品等板块,让更多人了解“朱鹮之乡”、爱上国宝朱鹮,传播朱鹮文化。如今,朱鹮已成为美丽洋县,生态洋县的代名词,同时也是陕西特有的全国生态文化符号和生态保护名片,并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多种价值意义的朱鹮文化。

        朱鹮又叫红鹤、朱鹭,自古就被人们尊奉为神鸟和吉祥鸟,在希腊神话中朱鹮被视为神的象征,就这样一个濒危灭绝的朱鹮种群,由1981在秦岭南坡的洋县被发现仅存七只的情况下,在几代朱鹮保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发展到现在的7000多只,种群初步行成。栖息面积由当时的5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5万平方公里。并进行人工繁殖,训化和野外放飞,开辟了世界濒危物种成功保护的先河,被称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朱鹮文化研究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秦岭保护神圣职责,当好秦岭生态保护卫士,把秦岭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把朱鹮文化打造成彰显洋县生态保护自信的名片,奋力谱写新时代洋县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打印此页】
汉中文化网 www.hzwhwang.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0438号-1    网站编辑E-mail:bianji@hzwhwang.com    QQ:3477833007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87号 号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文域名: 汉中文化.com  
汉中市互联网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6-222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