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文化网—最具文化品位的汉上网络家园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汉中文化网 > 资讯
宁强在保护与传承中弘扬羌文化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17-02-18 21:22:04
    2月11日,汉水之源,羌族故里的宁强县热闹非凡,县城中心广场人山人海,城乡群众云集于此,享受这场丰富多彩的庆元宵文化大餐。在演出的20余个精彩的文艺节目中,尤以《羌妞羌韵》《羌族姑娘》《嘿呦莎朗》《春天里的羊角花》最为引人注目,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
    宁强古称“宁羌”,自夏商以来就是氐羌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宁强遗存了丰富灿烂、特色鲜明的羌族文化和民俗文化,无论是语言符号、民俗节庆,还是建筑风格、工艺美术,都彰显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其中,很多民间习俗依然渗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体现出羌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
    自2008年该县被确定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县城东山观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占地1000余亩的羌族文化产业园,建成了陕西省唯一的羌族文化博物馆和羌文化保护基地,整理出版了一系列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精心编排了羌族风情演艺节目,宁强羌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5年,该县获得“中国羌族傩文化之乡”荣誉称号。
    该县把羌族文化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成立了羌族文化研究会,并组织有关部门和文化界人士对全县羌族文化历史遗存、活态传承进行盘点整理,先后3次举办羌文化保护与传承高峰论坛,累计整理完成200万字的羌族文化研究资料,出版《羌文化研究》《陕南羌族(上下)》《宁强羌文化印谱》《宁强羌文化画像砖谱》等学术期刊和理论著作,并在《陕西理工学院学报》《四川阿坝师范学院学报》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探讨羌族文化和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文20余篇。为加强羌族文化保护项目实体建设,县上先后建成羌族释比广场和羌文化广场,经常组织表演上刀山、过刀桥、下油锅、舔红铁等羌族傩艺绝技。成立了羌文化歌舞宣传队、羌族傩艺绝技表演队、羌州艺术团和羌族文化德育基地,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11年9月,在陕西省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上,宁强傩艺绝技获铜奖、羌族羊皮鼓获优秀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宁强羌族刺绣博得中外游客广泛青睐;2015年9月,宁强羌绣代表陕西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深受中外游客和刺绣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
    近年,随着全县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宁强民间文化艺术特别是羌族刺绣、傩文化也得到了积极的传承和弘扬。以羌族刺绣、手工艺品为代表的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群众性羌族文化活动蔚然成风,羌文化学术研究成果丰硕,羌族歌舞、傩艺绝技、羌族手工艺品在上海世博会、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大型展演活动中大放异彩;宁强羌族傩文化艺术先后在甘肃永靖、西安大唐西市、四川成都、绵阳、茂县等地交流展演,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华商报》《三秦都市报》等媒体均作过全面细致的宣传报道,在全省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西部非遗节、西安“水韵山魂·大美陕南”非遗演出及CCTV10频道《文明密码》栏目及有关媒体上,羌族神秘的傩文化得到广泛宣传和弘扬。随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加快,保护传承羌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拉动宁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打印此页】
汉中文化网 www.hzwhwang.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0438号-1    网站编辑E-mail:bianji@hzwhwang.com    QQ:3477833007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87号 号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文域名: 汉中文化.com  
汉中市互联网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6-222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