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家乡的人们
给这里的稻田做了美颜
他们在田园上
描绘出生动形象的3D画面
再现蔡伦造纸的历史
刻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在
憧憬充满希望的未来
这片傍河的田野
在蔡伦那个年代
应该也是稻田
我在想
先民们用怎样的智慧和辛劳
靠那些由野生稻驯化不久收成不多的稻米
不仅养活了自己
还发明了造纸技术
反复地实践钻研
刀耕火种的岁月到了1978年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塞北江南
分分合合的庄稼地
分割成了联产承包的责任田
庄稼人,变着法儿的提高自家田里的出产
这片稻田,迎来了新的生机
杂交水稻很快在这里普及
从桂朝2号到籼优63
品种优了
耕作细了
产量高了
大家,肚子饱了
腰包鼓了
也想让家园,变得更加好看
于是
山更青了
水更绿了
花儿更鲜了
爱美的朱鹮,也经常来这里遛弯儿
水泥路更平整了
小汽车开回来了
新房子更洋气了
餐桌更丰盛了
稻米的品种也更多了
黑稻、绿稻、紫稻、五彩稻……
这些,不仅细分了食物的营养保健和口感
也让这一片稻田
变得五彩斑斓
醉了朱鹮双双
美了汉江两岸
我爱这片土地
我爱这片稻田
我爱这里的人民
我爱他们描绘的壮丽画卷
他们有多少智慧和坚持
他们有多少艺术的灵感
一代代传承,一年年劳作
让这片土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
用饱满的热情
用自己的双手
去拥抱
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