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文化网—最具文化品位的汉上网络家园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汉中文化网 > 专题>汉风文化
【第2期•卷首语】谁拍过我们的阑干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18-02-28 16:57:24
    公元一一三九年,也就是南宋绍兴九年,胡世将任川陕宣抚使期间,为抒发保卫疆土的决心,写过一首《酹江月》的词,最著名的诗句为“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说它著名,因为后人认为“阑干拍遍”是好句子,便被一次次引用。辛弃疾“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李清照“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欧阳修“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直到今天,人们对这一句子的情趣依旧不衰,著名作家梁衡有本散文集提名叫响,《把栏杆拍遍》!
   拍击栏杆的声响是从哪传来?沿着胡世将诗句溯源,在我们汉台区境内的拜将坛传出回声,在古汉台传出回声,因为词有题记“秋夕兴元使院作”。
   胡世将为何“阑干拍遍”?是因为汉中这块成就过无数明公俊杰的宝地让他感慨不已,他的诗中咏叹到:面对一脉大好河山,谁主沉浮,汉高祖、韩信、诸葛亮,你们在哪里?汉中的山水也让他浮想联翩,汉中,你能不能再给这个民族一次惊喜?
   汉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汉中的中心城市,在两千二百二十九年前就曾演绎过“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属于全人类共有的故事。文化的神奇处,在于两千多年过去了,这些故事不仅没有在时间尘埃中消失,反倒在文化的擦拭下更加光彩夺目,成为哲学、戏剧、文学等无数学科反复运用的文化元素,成为这座城市无与伦比的宝贵资源。
   我想,胡世将也是感慨于此。
   感谢先贤为我们锻造的精彩复精彩的往事,感谢历史慷慨复慷慨的馈赠,沐浴在文化阳光中的人,上乘雨露,下接地气,底气十足,成竹在胸!
   文化是有生命的。
   有生命的东西需要时间的滋养,需要大家用真心呵护。
  《汉风》问世,尽管是一线溪流,毕竟承担着滋润文化的使命。《把栏杆拍遍》的作者梁衡在邓小平广场的铭文中写到“半部论语治天下,邓小平一句话就改变了中国命运。”发展———是主旋律,围绕社会发展和进步,文化要承担的责任很重,因为再伟大的人要获得幸福,必须进入博大精深的精神领域。而文化是唯一途径。
   该我们拍拍自己的阑干了。
   面对历史重托,社会的需要,文化人要有担当意识。
【打印此页】
汉中文化网 www.hzwhwang.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0438号-1    网站编辑E-mail:bianji@hzwhwang.com    QQ:3477833007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87号 号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文域名: 汉中文化.com  
汉中市互联网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6-222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