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文化网—最具文化品位的汉上网络家园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汉中文化网 > 文史
汉中最早的书院
作者: admin
发布时间: 2016-12-27 00:22:01

      清嘉庆十八年(1813),汉中知府严如煜主持重修的《汉中府志》卷十三“书院”篇载:“汉中旧无书院,乾隆初年(实为乾隆四年,1739年——笔者注),郡守朱闲圣(浙江山阴人),偕南郑(汉中附郭首县)令侯天章(四川涪州人),就北城废祠,创斋舍、缮门垣,集诸生讲习其间,额之曰‘汉南书院’。”即今汉中中学的前身。迄今将200年。

  但近读清王士祯《蜀道驿程记》,才发现《汉中府志》所记非实,原来,王士祯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奉朝命赴四川查案,他由北京出发,将沿途见闻,用日记形式,著为《蜀道驿程记》一书。他在该书记道:“斯年闰七月初八,抵达汉中府治南郑县,初九日过次公邸,故明瑞王宫也。王,明神宗子,天启中(实为天启七年,1627年),与福惠二王同就国。李自成入秦,王走重庆,张献忠陷重庆,遇害。今瓦砾满目,惟存后殿一区,改‘兴元书院’,前守钟所置也。”
  这里所记的“故明瑞王宫”(也叫瑞王府),即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翌钧的第五子朱常浩,受封为“瑞王”,建藩汉中,其王府建在今汉中城万邦时代广场。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破西安,朱常浩闻讯即逃亡四川重庆。翌年(1644)六月,张献忠破重庆,被俘磔死。他留在汉中的瑞王府,被当地官、民抢拆一光。惟留后殿一院房,由汉中知府钟(湖北黄岗人)主持,于清康熙八年(1669)设立为“兴元书院”。
  据此可知汉中最早的书院,是康熙八年汉中知府钟创办的“兴元书院”,并非乾隆四年汉中知府朱闲圣创办的“汉南书院”。
  既然“兴元书院”比“汉南书院”早建70年,何以嘉庆重修《汉中府志》要说:“汉中旧无书院”?推其原因是:兴元书院规模狭小,仅瑞王府后殿一院房舍,且存在不久、影响不大,故鲜为后人所知。再查王士祯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四月,第二次奉朝命赴四川公干,又过汉中,在他的《蜀道驿程后记》(卷上)中写道:“初十日,晴,抵汉中府南郑县,驻使院(即学使院,今为汉中军分区住所),在故瑞邸(瑞王府)之东。壬子岁(康熙十一年,1672)过之,邸已改兴元书院,犹存桂树、黄柑、紫荆等树木,今不可识其处矣。这说明时隔23年,原设在瑞王府的兴元书院已荡然无存了。以此判断,兴元书院的寿命,最长不过10年左右。但我们绝不可因兴元书院的寿命短促而排除它在汉中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因为它是汉中最早的书院。
【打印此页】
上一页: 唐德宗在汉中
下一页: 马道和哑姑山
汉中文化网 www.hzwhwang.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0438号-1    网站编辑E-mail:bianji@hzwhwang.com    QQ:3477833007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87号 号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文域名: 汉中文化.com  
汉中市互联网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6-222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