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文化网—最具文化品位的汉上网络家园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 汉中文化网 > 读吧
那年那月,那些抹不去的青涩记忆或忧伤关于年代电视剧《我们的日子》一些断想
作者: 曾 鸣
发布时间: 2023-03-02 10:11:55
        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时序平淡的进入到了2023年初春,疫情防控突然转入乙类甲管或乙类乙管的新阶段。就是如此一个平常而又平凡的日子里,笔者不经意,走进了《我们的日子》,走进了那年那月,一些可以是甜蜜或青涩或忧伤的内心深潭,走进了可以是青春懵懂的时光隧道。        

        

1

        

        回忆或淡淡的忧伤,是一种生命成长的疼痛,时光越久,一如陈酿的回甘,一如我们花季的成长。原来,生命的意义或厚重,也在我们已经消失的淡淡的岁月里,平常的日子里。多少年以后的含泪回眸,我们的经历都很精彩,都可以是一部部厚重的长篇小说或者深入亿万观众心灵的国民电视剧。

        原来,电视剧也可以这样拍。        

        

2

                

        主题与题材——主题,就是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题材,就是那些现象或内容。

        年代剧,往往怀旧,往往可以抓住某一个特定时代人群的心灵情感。关键在于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关键在于编导演一众同仁的倾心倾情,真心真情,视角色为生命的忘我演绎或再创作。是一种鲜活而赋予生命的再演绎,再创作。主题与题材,是一部有故事有血肉,有思想有灵魂与立体的感同身受的生命经历。

        主题与题材,就是一部作品成功的立身之本,基础之基础。《我们的日子》可以说,做到了,把握的较好,也较到位。一部年代戏的味道,都有了,也具备了。

        看看剧情里的环境及服饰、道具都是我们曾经熟悉并经历的身边人身边事,或者说,就是我们自己的一段旧日子的回放。旧的街坊,隐隐的有点昏黄的路灯,老旧的电线杆,序幕里粗犷而灰色的沉重,就是那年那月的一种艺术再现,一种属于心灵经历的艺术再现。编导很是用心,拿捏的很是到位。

        那年那月,就是那感觉。就是那种味道。我们经历过。是我们的人生足迹。        

        

3

        

        人物与生活——人物,就是一切故事的载体或收放体;生活,就是一切命运的温床或道场。

        人物塑造,向来就是一部作品,可以感动人,撼动心灵的一把锋利的刀。可以让你泪流满面,稀里哗啦;可以让你心灵疼痛并快乐着;看一部作品,要的就是这种淋漓尽致,或者感同身受,或者就是自己刻骨铭心的一次经历。就是自己旧日经历的点点滴滴,平凡却是自己生命的步履,有阳光有伤痛,有甜蜜或者苦涩、心酸。生活的五味杂陈。看作品,就是看自己的曾经,回味自己的酸甜苦辣,回味自己的生命年轮。

        就是一种含泪的幸福滋味,慢品细嚼,一切都是陈酿的酒。时光的味道,悠长绵软。或者是一种静夜月光的温软。直刺心灵的柔情,直抵生命的痛。

        在人物里关照自己,在生活里挖掘被忽视的细节。从容,就是时光,就是人物,就是生活的真实。就是心灵的死水微澜,就是我们可以回望的人生路径。

        李小冉饰演的刘淑霞、李乃文饰演的王宪平、周依然饰演的王雪花、周奇饰演的东方宏、孙浩饰演的东方玉树、任帅饰演的杨大山、宋春丽饰演的那人和(姥姥)、齐欢饰演的傅莹……都是可感可知,可信可立的生动形象的人物。人物活了,就有了老百姓的生活气息,就是胡同里、大杂院、菜市场的邻居,就是生活里我们的熟悉和认识的日常的真实的人物。

        这就是地气,这就是草根,这就是我们的人物和生活。        

        

4

                

        服饰与道具——服饰与道具,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所依,就是我们的吃喝拉撒睡。任谁,都不可能离开的人生第一件事。

        服饰与道具,在一部作品里,必须为塑造人物、铺陈故事服务,否则就是多余,就是败笔。记得曾经有一位世界级大文豪说过,如果主人翁的墙壁上挂有一把猎枪,这把猎枪在今后的人物故事中,必然要起作用,否则这把挂在墙壁上的猎枪,就是多余的描写。       

        服饰与道具,非随意率性而为,非可有可无。事关人物刻画,故事发展接续的同样关键一笔。

        比如该剧中,反复出现的航标灯塔与几只搁浅的老船,就是一个道具的亮点,是一种点睛之笔,难得的点睛之笔。灯塔,就是航向,就是青春理想,就是人生目标的暗示或揭示。搁浅的几只老船,就是喻示人生的某次出发前的蓄势。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人海茫茫里的一只小船,何尝不是在寻找彼岸的一只需要航向的小船。为这一细节道具点赞,我在追剧中,也刻意抓拍了灯塔、小船和青春年少的小红花团队的剪影。

        编导们,可能为了突出几位剧中主人翁的色调,在着装服饰上,稍微有一点超越一定时代背景的失误或败笔。当然,也可以理解,编导们,是为了突出塑造几位刻意塑造的典型人物,服饰显然超出了当年的社会背景,几乎接近当代的服饰环境。

        自行车,是那个年代的标配。是那年那月的现实生活。是我们国人共有的集体记忆。谁家没有自行车呢……

        那是一个灰色,而充满人情味的年代。干净而清爽的年代令一代代人回味无穷的年代。

                

5

        

        爱情与亲情——是任何一部作品的永恒主题。是人物故事的链接剂,是一部作品可以有故事有人情演绎的生活滋味。是我们的日常,是我们的经历,是我们的人生况味。

        年代生活剧,就是爱情、亲情或友情……就是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咸。

        该剧着意叙述、刻画的三家四代人的故事,就是爱情与亲情或友情的放大镜式的细密寻踪。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表达,是一种内心有光的温暖。向往未来,向往美好或圆满。都可能是国人心中的生活圣地,心灵福地。

        剧中的姥姥,有自己的爱情率真与勇敢;宪平与淑霞,人生志趣性格,截然不同,但爱情波折起伏中,依然坚守,依然相互理解,依然相濡以沫;严冰的父亲严医生,有自己一生的爱情守恒或行动的承诺;小叔宪安有自己爱情追求,亦有自己的亲情观;王雪花自有一种青春期的爱情与亲情的慢熟。那么真切,那么执着至情,那么青春懵懂,那么可知可亲。一种青春生命的气场,带动着剧中人物和情节。感染着观众的心灵温度。

        我们,也都是那年那月的过来人。体验自在人生坎坷时光里,自在生命的年轮里。风雨阴晴,日出日落,人世沧桑……

        时光给了我们所有人,心灵的一把盐。咸淡自知,风雨与共。任随主观意愿是什么,都不重要了。

        人生就是告诉了你这些认知、人心与人性的现实体验。

                

6

        

        吸心与期待——一部电视剧,被吸心与期待,无疑是一件值得肯定与叫好的事。尤其在当下,忙碌与可能浮躁的现实中,如果有一部作品入心,引起一点感同身受或共鸣,被吸心与期待,就是我们值得追剧的走心走情,或一种精神享受。不一定是消费时间。

        一个人,愿意静心一点时间,慢陪慢伴在一部电视剧,一如我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手捧一本厚重的长篇小说,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默默品。在心灵深处化作另一个世界,另一种人生际遇,风云际会,或微波不兴,清风徐来;或惊涛骇浪,翻江倒海……世界和时间,都在心灵的温润里奔涌突围。

        一部吸心的作品可以期待……愿天下编导们,继续为生活,为人世间,为普通的芸芸众生,多多奉献,更吸心、更令人期盼的作品。

        作品问世,是一种隆重的礼赞与期许。一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生命伟大或者传奇。

        我们需要,生活需要,时代与现实需要……当一个赋予情怀的精品阅读或守望者。

        可以是一种幸福,可以是一种生命的时光……

        吸心与期待,就是我们的默祷……


【打印此页】
汉中文化网 www.hzwhwang.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0438号-1    网站编辑E-mail:bianji@hzwhwang.com    QQ:3477833007
汉中市互联网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6-222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