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文化网—最具文化品位的汉上网络家园
站内搜索:
首页
视点
人物
文史
旅游
民俗
行业
收藏
视频
商城
读吧
艺术
图片
您当前的位置:
汉中文化网
>
文史
汉中——古人类绵延不绝的世界胜地
汉中,一方古老的热土,令世人向往的宜居之地,在从猿到人的发展历程中,从旧石器到新石器的衍进中,从母系社区向父系社会的转变时,随着人类化石及其遗址遗存的不断发现,揭开了汉中古人类的神秘面纱,呈现出令人引以自豪的崭新一页。 一、扫描专家学者对汉中无文字时代的文字记述
汉调桄桄的伴秦特色
俗话说,半台锣鼓半台戏,可见伴奏在戏曲演唱中的重要性。汉调桄桄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悠久的汉中稀有剧种,至今活跃在汉中城乡。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伴奏特色。 一、汉调桄桄伴奏的物质基础 汉调桄桄的伴奏物质基础在于乐器和乐队。
陕西秦岭南麓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及石器
汉中文化网 hzwhwang.com 讯 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取得突破性成果。12月5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消息,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秦岭南麓的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洞穴遗址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及共生的工业类型的石器。这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学说提供了重要
汉中市文化产业调研座谈会在城固召开
汉中文化网hzwhwang.com 讯 11月19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忠荣在城固县主持召开全市文化产业调研座谈会。城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孟乔凌,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统计局、市文产办以及全市各县区宣传部、文旅局、统计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座
梁中效|汉水女神颂
岁在己亥,时惟孟春,天地交感,万物萌发;三千里汉水汤汤,首座女神像煌煌,屹立在汉中城南,彪炳着汉源之光;融汉山汉城之气,合一江两岸之灵,天地间汉家神圣。 鸿蒙初开,梁雍积高,孕育汉水,幻化汉神。汉江千里源嶓冢,纳西土阳谷阴精,兼汉沔漾潜殊名,旋襄阳南萦浩荡;诞万类鳞甲
古代汉中社会演变
汉中地处中国两大母亲河长江和黄河之间,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水的源头。北有秦岭,南有巴山两座大山,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央。汉初的萧何对刘邦评说汉中道:“语曰‘天汉’,其称甚美”。⑴汉中是中华先民最早栖息繁衍的土地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古代巴蜀文化、秦陇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
现代版的“指鹿为马”,已有定论的汉江源头为何要变?
最近,一个关于汉江源头在宝鸡太白县的微信很火,可是汉中人都笑了。网友们纷纷吐槽,以“指鹿为马”、“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移花接木”为题,谴责某些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此事做的太不地道。 一 百度一下汉江,它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全长1577千米,其中陕西境内干流长657千米,湖
汉中十大文化符号解读
十大文化符号之一:【汉】 华夏文明体系中,“汉”具有为许多庞大事物命名的功能。银汉、汉水、汉中、汉朝、汉族、汉语、汉字……形成了一个以“汉”命名的系统。这使“汉”成为具有强大神性力量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字符号。 神性力量来源于古老的天地感应
汉中——古代中国西部交通枢纽
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的汉中,自古就是山川通达之处,天下形胜之所,兵家必争之地。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汉中志》中说:“其地东接南郡,南接于巴,西接武都,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南宋人张浚曾上书宋高宗曰:“汉中实天下形势之地,号令中原,必基于此。谨于兴元积粟理财以待巡幸,
《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后记
嘉陵江系万里长江第二大支流,是中国历史上多次与国家重大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南北流向大河,也是我大半生学习、工作的主要地理空间。其历史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意义,我已经在2012年2月9日《光明日报》上作过阐述。故乡汉中盆地地处汉水上游,水文地理上实际上也与嘉陵江流域相交
共31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1页
共4页
推荐
更多 >>
·
汉中——古人类绵延不绝的世界胜地
·
汉调桄桄的伴秦特色
·
陕西秦岭南麓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
·
汉中市文化产业调研座谈会在城固召开
·
梁中效|汉水女神颂
·
古代汉中社会演变
·
现代版的“指鹿为马”,已有定论的汉江...
·
汉中十大文化符号解读
推荐
更多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机会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
隐私保护
|
网上投稿
汉中文化网
www.hzwhwang.com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10438号-1
网站编辑E-mail:bianji@hzwhwang.com QQ:3477833007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87号 号
中文域名:
汉中文化.com
汉中市互联网违法和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6-222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