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郑区教体局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目标,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教师培训工作有成效。
——团结协作,保障有力。一是多部门参与,形成合力。成立了以区教体局局长为组长,区教研室、人事科、师训处、区电教中心、基础教育科、计财科为成员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设立培训办公室,承担培训日常工作,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二是确保经费投入。贯彻落实了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不低于5%用于教师培训经费,建立健全了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提高了教师培训的经费保障水平。三是不等不靠,争取外援。成功争取到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英华基金”近百万元,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了校园长、后备干部、班主任及骨干教师培训班四期七班次,共计培训教师三百多人次。争取香港“黄廷方教育基金”270万元,在北京师范大学持续三年时间为南郑区培养30名“乡村卓越教师”,促进南郑区教师干部队伍素质的提升。
——拓宽渠道,破解难题。一是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引领示范作用。每人对口培养指导若干名中青年教师。通过观摩课、问题研究、专题讲座、协同校本研修、答疑解惑等方式,帮助他们深刻领悟学科思想,探索学科教学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二是加强了对教师培训相应资料的信息化管理,避免了出现交叉重复安排的现象,增强了培训工作的统筹性。三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努力拓宽教师学习的渠道,为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创造条件。近三年来,除按要求选派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外,自主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2600多人次,累计自主办班培训教师5300多人次。
——整合资源,完善制度。一是整合区教研室、区职教中心、区电教中心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建设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利用国家远程教育提供的优质培训资源,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依托校本,强化参与,整合资源,共同推进,提高培训实效。二是完善了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教师培训制度,严格学时、学分管理,建立教师培训管理档案。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将教师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年度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三是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将教师参与培训情况如实填写在成长手册中,并落实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年检制度,增强教师参与学习培训的内生动力。(文/ 严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