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文化网 hzwhwang.com 讯 3月5日,政协第十一届汉中市南郑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南郑区文艺界别多名代表出席政协会议,齐聚一堂,为南郑发展建言献策。
南郑区政协主席郑汉生、政协副主席岳辉与文艺界别政协委员们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
市政协委员赵红:呼吁加强汉调桄桄保护和传承。南郑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的唯一专业演出团体,近年来在挖掘剧目、传承培养、演出赛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但是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发展建设的瓶颈,传承人生存空间日益狭窄,技艺传承面临挑战。她呼吁区财政增加投入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建议利用闲置场地改造成“汉调桄桄传习馆”,以减轻资金压力,满足群众和游客的文化需求;建议人社部门考虑放宽职称申报条件,给予特殊待遇和晋升渠道,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开辟特殊人才引进通道,引进高层次戏曲编剧、导演等人才,解决青年演员编制问题。
南郑区政协文教卫生委员会主任李筱晴与文艺界别政协委员们合影留念
区政协委员邱昕:建议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南郑非遗文化普及宣传。南郑区是非遗文化大区,全区非遗项目名录77项。但在非遗宣传方面受众面不够广泛,大多数群众尤其中小学生对家乡的非遗项目到底有哪些内容,历史传承如何,发展现状如何,没有清晰的认识。邱昕委员建议,对南郑非遗项目梳理成课件、课本,在区级文化刊物上开设专栏,深入挖掘报道非遗项目;联系民间艺术家协会、非遗传承人等,组织一批高素质的非遗宣传志愿者,做出“南郑非遗”精品课程,义务到中小学生中去讲授,让南郑的中小学生们对自己家乡的非遗文化深入了解,增加兴趣。培养家乡人民的自豪感。
南郑区政协文艺界别代表们开展座谈,对南郑文艺工作发展建言献策
区政协委员罗霄:建议整合汉山广场现有资源,打造具有南郑特色的文化基地。南郑区汉山广场作为我区现有最大地标建筑,规模宏大,但现有建筑群利用率较低。同时我区文化宣传零零散散,没有集中创作展示,并供群众们观赏的文化集散地。罗霄委员建议:将区图书馆、文化馆、非遗展厅、历史展览馆进行整合,利用汉山广场现有建筑群集中展示并向群众对外开放;给各文艺协会设立综合创作交流基地,既解决美协、书协、摄协、舞协、民协、朗协等协会无办公场所的问题,又提供了展示空间,鼓励艺术家们积极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形成浓厚文化氛围,也能达到宣传汉山、宣传南郑的效果。
区政协委员龚兴武:用好各项纾困解难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南郑的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就业提供广泛的机会,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但是小微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缺乏融资渠道和机会的问题,导致小微企业很难扩大规模,促进经济增长。他建议,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可建立专门的小微企业融资机构,降低减少小微企业担保要求,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机会;同时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提供市场信息共享和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支持,为小微企业争取更多商机;建立一套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政策实施情况,了解小微企业需求,为其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邱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