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汉中城南,有一家经营陕北铁锅羊肉的店面,他们独特的风味和独到的经营理念让这里成为汉上吃货青睐的好去处。在这里,文人雅聚、对酒当歌,总把人生的况味当成情怀,一起唱、一起笑、又一起把那陕北铁锅羊肉慢慢的品味,感觉人生原来就是如此,有良师益友、有美食美景,一如驰骋草原牧歌的旷达,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经意又那么的从容不惊。岁末的一个午后,我们如约来到这里,与这里的掌门人有了一场走心的的交流——
记者:都知道您是陕北人,您是什么时候萌生的来汉中经营锦海陕北铁锅羊肉的?
马成:这要追溯到2009年,我来汉中的一个三星级酒店工作,工作之余,喜欢和朋友在汉江河畔走走,发现汉中四季气候适宜,美景处处皆是,我喜欢舒适美丽的环境。时间长了,更发现汉中丰厚的物产和文化历史底蕴,这里的人,生活节奏相对也比较缓慢悠闲,确是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小江南”,就喜欢上了汉中。工作时间长了,就不知不觉把这里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再后来,我就举家南迁,携着妻儿定居汉中了。汉中的这方水土也给了我好运,2015年和别人合伙创业的几个项目都发展得比较顺利。当我发现汉中还缺少我们陕北饮食文化的餐厅,就想把铁锅羊肉开起来,向汉中的父老乡亲带来黄土地的美食,因为家传的手艺,所以2016年就开了第一家锦海,当时在大河坎汉府国风小区的旁边。
记者:面对来自陕北的菜品,汉中的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有没有针对陕南人,在菜品上做些调整?
马成:应该说我们汉中的客人天生就是美食家,大家对饮食具有包容性,所以,各地的饮食在汉中都能看得到,基本应该算百花齐放。作为陕北的羊肉,这些年在汉中,客人都非常认可,越来越被热捧,我想原因在于:与别处和汉中的羊肉相比,陕北羊肉的品质非常高,没有膻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被誉为“肉中的人参”,所以,每到冬季,我们锦海基本都是天天爆满。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汉中的饮食不缺共性的,只缺特色的,所有我们一直保持自己的特色——味道方面,一直坚持陕北炖羊肉的特点,并不断把特色发扬光大,针对汉中的顾客夏季吃羊肉少的情况,在夏季推出了手抓骨头锅和铁锅牛肉,这两个产品都是非常的物美价廉,而且营养价值很高,也是我们锦海夏季的当家菜品,卖得非常火爆,这两个产品的味型我们做的都是家常香辣味的,我们汉中的客人也是很认同和喜欢。
记者:餐饮业是讲良心却又很辛苦的行业,您一路走来一定有不少动人的故事,马总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马成:这个说起来就太多了,真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有快乐,也有泪水。但是让我感动是今年,汉中的一位老顾客,他因为有身体不好,每到冬天经常容易感冒生病,今年他基本每一天都过来吃我们的陕北羊杂碎和羊肉面,前几天他告诉我,这个冬天他一次都没有感冒,他觉得我们的饭菜给了他能量,而且感觉身体今年更好了,气血都很旺盛,看到客人的认可,我非常高兴和自豪,这个不是挣多少钱的问题,是从事餐饮这份职业的荣耀和动力。
记者:身为饮食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广者,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和推广这种自然味的原生态式的饮食文化?
马成:定力,定力非常重要。目光要长远,心态要平和,不要总想奔着钱眼子钻。赚钱,肯定是要有的,不然怎么养家糊口,但是,餐饮业,不能图暴利、图近利。现在网络非常发达,我觉得好的东西,主要还是口碑,宣传可以短时间带来流量,但是不一定长期会有效果,顾客都不是傻子,要想顾客买账,坚持高品质,坚持好传统,用品质、用服务和用价格来让顾客满意和留恋,咱们首先要留得住人,吸引得来人顾客自然会越来越多的,回头客会越来越多。
记者:从一些媒体上得知,马总你不但是一位餐饮业老板,还是一位热衷于文化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人,能谈谈你在文化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情况吗?
马成:说起这个,应该是有一个情结,就是很敬畏中国的文化,我对中国文化的一切都非常喜欢。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做事离不开智慧,成事离不开德行,所以亲近文化工作者,支持文化事业,是为了学习我们老祖宗的文化瑰宝,经常做公益是为了奉献人生、成就自我。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是真理,付出和回报是正比的,通过这些公益,培养自己的德行,净化自己的心灵,让我能够更平心静气、舒心快乐,也是响应习主席的号召不忘初心、服务社会,也是对这个美好时代的一种感恩,好在,我还能有这样一份余热可以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