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2年1月17日正午一点许,即农历寅虎年冬十五日未时,亦即四九第一天。虽三九四九有奇寒之说,但却是天蓝日丽,温暖如初春。为冬日少有之明媚,一如早春丽日,艳阳灿烂。如播撒在原野的和煦春风,大地暖洋洋的,小树、小草暖洋洋的。让人仿佛沐浴在春光里,沐浴在天地间最温暖的甜梦里。
款款的汉水暖风,轻轻拂面,弥漫着阳光的味道。天汉大地的母亲河——1577公里的汉水,年年岁岁,风风雨雨,流淌悠悠岁月,流淌天汉英雄壮歌。流淌人间的悲欢离合、泪水笑靥。自然,也沉淀无数天汉英烈的血色壮歌。
这里是汉水桥闸以东镇江寺附近的汉水段。
是日,人车涌动,少有的人潮车流,如数里长龙,列阵于汉水长堤。或许,比赶古庙会的人潮还多还火。这样的人潮车流,已多年未见。
原来都是心念中的一个目标:汉水古河床。
冬季,汉水枯水期。正所谓水落石出,古河床一朝惊现。一展深藏数万年,或数亿万年的河流秘密的心思——凝固于某一天的天汉历史群雕。可谓惊世骇俗,震撼人心。蔚为壮观,千奇百怪。大面积的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于此,自己忽感,我们人的想象有多乏力,联想有多迟钝。他们形制奇奇怪怪,怎么想象,都是合理的形象思维。他们如龙脊、如卧牛、如奔马、如奇峰、如峡谷、如深潭、如犀牛望月、如苍龙摆尾、如一钩弯月、如群鲤渡江、如汉水女神的千年等待……可以发挥你我的任何想象,或形象思维……一切都是自然之子,都是自然的馈赠,你我的想象力,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伟力,或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不也是自然之子吗?目睹古河床的奇异景致,不就是我们从诗经一路走来的煌煌天汉史册吗?不就是我们人的演进史吗?
凝视悠悠汉水,凝视古河床巧夺天工的大自然群雕,我忽然发现倒影于清清江流的,不就是我们天汉大地无数先贤、志士仁人、革命先驱与英烈的彪炳史册的英烈群雕吗: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的陈浅伦、何挺颖、李艮、赵宗林、戴树仁、马寅娃、亢学诗……抗日战争时期(1931.9-1945.8)的刘彩凤、刘少邦、杨金全、马世进、杨国明……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的于凯明、刘兴汉、丁建元、傅朝珠、张宗炳、张汝伟、田均、罗煜……抗美援朝战争时期(1950-1953)的邵振学、常青山、杨德华、王志勤、张明德、陈新发……
天汉英烈如长夜群星,璀璨于天河,永恒于仰视的海拔。
无数有名的,或大多数无名的英烈,他们如暗夜的流星,照彻天汉大地,华夏大地。一种令人崇敬的精神光芒,是天汉大地恒久屹立的英雄丰碑,是天汉儿女高耸、不屈而永远挺立的天汉龙脊。是共和国高高飘扬的精神旗帜。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天汉大地不会忘记。一条天汉大地的母亲河——汉水,不会忘记。
天汉龙脊惊现,我更以为是一种必然,历史的必然。我们今天有幸,亲临目睹,或零距离凝视。今天,我们仰视而敬畏历史、徜徉于历史长河。缅怀先烈,面向未来。更直面今天,肩负历史使命,重在今天脚下勇毅而坚实的步履。
不负先贤,不负历史长河。不负革命先驱,不负韶华,不负未来……不负今天,不负我们自己奋斗的初心。
一切都是刚刚开始……百年风华正当时!